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雁荡山

      温州雁荡山,天下奇秀,然自古图牒,未尝有言者。祥符中,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,方有人见之,此时尚未有名。按西域书,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。唐僧贯休为《诺矩罗赞》,有“雁荡经行云漠漠,龙湫宴坐雨蒙蒙”之句。此山南有芙蓉峰,峰下芙蓉驿,前瞰大海,然未知雁荡、龙湫所在。后因伐木,始见此山。山顶有大池。相传以为雁荡。下有二潭水,以为龙湫。又以经行峡、宴坐峰,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。谢灵运为永嘉守,凡永嘉山水,游历殆遍,独不言此山,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。

      余观雁荡诸峰,皆峭拔崄怪,上耸千尺,穷崖巨谷,不类他山。皆包在诸谷中,自岭外望之,都无所见;至谷中,则森然千霄。原其理,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,沙土尽去,唯巨石岿然挺立耳。如大小龙湫、水帘、初月谷之类,皆是水凿之穴,自下望之,则高岩峭壁;从上观之,适与地平,以至诸峰之顶,亦低于山顶之地面。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,皆有植土龛岩,亦此类耳。今成皋、峡西大涧中,立土动及百尺,迥然耸立,亦雁荡具体而微者,但此土彼石耳。既非挺出地上,则为深谷林莽所蔽,故古人未见,灵运所不至,理不足怪也。

  • 邠州建学记

      国家之患,莫大于乏人。人曷尝而乏哉?天地灵粹,赋予万物,非昔醇而今漓。吾观物有秀于类者,曾不减于古,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?诚教有所未格,器有所未就而然也!庠序可不兴乎?庠序者,俊乂所由出焉。三王有天下各数百年,并用此道以长养人材。材不乏而天下治,天下治而王室安,斯明著之效矣。

      庆历甲申岁,予参贰国政,亲奉圣谟,诏天下建郡县之学,俾岁贡群士,一由此出。明年春,予得请为邠城守。署事之三日,谒夫子庙。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予曰:“奉诏建学,其材出于诸生备矣。今夫子庙隘甚,群士无所安”。因议改卜于府之东南隅。地为高明,遂以建学,并其庙迁焉。以兵马监押刘保、节度推官杨承用共掌其役事,博士朝夕视之。明年,厥功告毕。增其庙度,重师礼也;广其学宫,优生员也。谈经于堂,藏书于库,长廊四回,室从而周,总一百四十楹。广厦高轩,处之显明。士人洋洋,其来如归。且曰:“吾党居后稷、公刘之区,被二帝三王之风,其吾君之大赐,吾道之盛节欤!敢不拳拳服膺,以树其德业哉?”

      予既改南阳郡,博士移书请为之记。予尝观《易》之大象,在《小畜》曰:“君子以懿文德”。谓其道未通,则畜于文德,俟时而行矣。在《兑》曰:“君子以朋友讲习”。谓相说之道,必利乎正,莫大于讲习也。诸生其能知吾君建学,圣人大《易》之旨,则庶几乎。故书之。

  •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

    楼观岳阳尽,川迥洞庭开。
    雁引愁心去,山衔好月来。
    云间连下榻,天上接行杯。
    醉后凉风起,吹人舞袖回。

  •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

    藉甚宣城郡,风流数贡毛。
    霜林收鸭脚,春网荐琴高。
    共理须良守,今年辍省曹。
    平生割鸡手,聊试发硎刀。

    试说宣城郡,停杯且细听。
    晚楼明宛水,春骑簇昭亭。
    䆉稏丰圩户,桁杨卧讼庭。
    谢公歌舞处,时对换鹅经。

  • 虞美人·有美堂赠述古

    湖山信是东南美,一望弥千里。使君能得几回来?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。
    沙河塘里灯初上,水调谁家唱?夜阑风静欲归时,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。

  • 峡江寺飞泉亭记

      余年来观瀑屡矣,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,则飞泉一亭为之也。

      凡人之情,其目悦,其体不适,势不能久留。天台之瀑,离寺百步,雁宕瀑旁无寺。他若匡庐,若罗浮,若青田之石门,瀑未尝不奇,而游者皆暴日中,踞危崖,不得从容以观,如倾盖交,虽欢易别。

      惟粤东峡山,高不过里许,而磴级纡曲,古松张覆,骄阳不炙。过石桥,有三奇树鼎足立,忽至半空,凝结为一。凡树皆根合而枝分,此独根分而枝合,奇已。

      登山大半,飞瀑雷震,从空而下。瀑旁有室,即飞泉亭也。纵横丈馀,八窗明净,闭窗瀑闻,开窗瀑至。人可坐可卧,可箕踞,可偃仰,可放笔研,可瀹茗置饮,以人之逸,待水之劳,取九天银河,置几席间作玩。当时建此亭者,其仙乎!

      僧澄波善弈,余命霞裳与之对枰。于是水声、棋声、松声、鸟声,参错并奏。顷之,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,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,来索余序。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。天籁人籁,合同而化。不图观瀑之娱,一至于斯,亭之功大矣!

      坐久,日落,不得已下山,宿带玉堂。正对南山,云树蓊郁,中隔长江,风帆往来,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。僧告余曰:“峡江寺俗名飞来寺。”余笑曰:“寺何能飞?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!”僧曰:“无征不信。公爱之,何不记之!”余曰:“诺。”已遂述数行,一以自存,一以与僧。

  • 铜官山醉后绝句

    我爱铜官乐,千年未拟还。
    要须回舞袖,拂尽五松山。

  •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

    湖阔兼云涌,楼孤属晚晴。(云涌 一作:云雾)
    礼加徐孺子,诗接谢宣城。
    雪岸丛梅发,春泥百草生。
    敢违渔父问,从此更南征。

  • 惠州一绝

    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    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(不辞 一作:不妨)

  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

    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    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    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
   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

  • 马嵬坡

    玄宗回马杨妃死,云雨难忘日月新。(难忘 一作:虽忘)
    终是圣明天子事,景阳宫井又何人。

  •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·其一

    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
    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
  • 交趾怀古

    铜铸金镛振纪纲,声传海外播戎羌。
    马援自是功劳大,铁笛无烦说子房。

  • 垓下怀古

    缅想咸阳事可嗟,楚歌哀怨思无涯。
    八千子弟归何处?万里鸿沟属汉家。
    弓断阵前争日月,血流垓下定龙蛇。
    拔山力尽乌江水,今古悠悠空浪花。

  • 金陵三首

    晋家南渡日,此地旧长安。
    地即帝王宅,山为龙虎盘。
    金陵空壮观,天堑净波澜。
    醉客回桡去,吴歌且自欢。

    地拥金陵势,城回江水流。
    当时百万户,夹道起朱楼。
    亡国生春草,王宫没古丘。
    空余后湖月,波上对瀛州。

    六代兴亡国,三杯为尔歌。
    苑方秦地少,山似洛阳多。
    古殿吴花草,深宫晋绮罗。
    并随人事灭,东逝与沧波。

  • 人月圆·会稽怀古

    林深藏却云门寺,回首若耶溪。
    苎萝人去,蓬莱山在,老树荒碑。
    神仙何处,烧丹傍井,试墨临池。
    荷花十里,清风鉴水,明月天衣。

  • 乌衣巷

    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    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  • 夔州歌十绝句

    中巴之东巴东山,江水开辟流其间。
    白帝高为三峡镇,瞿塘险过百牢关。(瞿塘 一作:夔州)

    白帝夔州各异城,蜀江楚峡混殊名。
    英雄割据非天意,霸主并吞在物情。

    群雄竞起问前朝,王者无外见今朝。
    比讶渔阳结怨恨,元听舜日旧箫韶。

    赤甲白盐俱刺天,闾阎缭绕接山巅。
    枫林橘树丹青合,复道重楼锦绣悬。

    瀼东瀼西一万家,江北江南春冬花。
    背飞鹤子遗琼蕊,相趁凫雏入蒋牙。

    东屯稻畦一百顷,北有涧水通青苗。
    晴浴狎鸥分处处,雨随神女下朝朝。

    蜀麻吴盐自古通,万斛之舟行若风。
    长年三老长歌里,白昼摊钱高浪中。

    忆昔咸阳都市合,山水之图张卖时。
    巫峡曾经宝屏见,楚宫犹对碧峰疑。

    武侯祠堂不可忘,中有松柏参天长。
    干戈满地客愁破,云日如火炎天凉。

    阆风玄圃与蓬壶,中有高堂天下无。
    借问夔州压何处,峡门江腹拥城隅。

  • 四愁诗

    我所思兮在太山,欲往从之梁父艰。
    侧身东望涕沾翰。
    美人赠我金错刀,何以报之英琼瑶。
    路远莫致倚逍遥,何为怀忧心烦劳。

    我所思兮在桂林,欲往从之湘水深。
    侧身南望涕沾襟。
    美人赠我琴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
    路远莫致倚惆怅,何为怀忧心烦怏。

    我所思兮在汉阳,欲往从之陇阪长。
    侧身西望涕沾裳。
    美人赠我貂襜褕,何以报之明月珠。
    路远莫致倚踟蹰,何为怀忧心烦纡。

    我所思兮在雁门,欲往从之雪雰雰。
    侧身北望涕沾巾。
    美人赠我锦绣段,何以报之青玉案。
    路远莫致倚增叹,何为怀忧心烦惋。

  • 金陵五题·石头城

    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
    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