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观书有感·其一

    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    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(那 通:哪)

  • 登乐游原

    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
    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

  • 春日

    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
    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
  • 春宵

    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
    歌管楼台声细细,秋千院落夜沉沉。

  • 长歌行

    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    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    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
    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
   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!

  • 雪梅

    梅雪争春未肯降,骚人阁笔费评章。
    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
  • 两小儿辩日

    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,问其故。(辩斗 一作:辩日)
    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
    一儿曰:“我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”
   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   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    孔子不能决也。
    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

  • 读书有所见作

    人心如良苗,得养乃滋长。
    苗以泉水灌,心以理义养。
    一日不读书,胸臆无佳想。
    一月不读书,耳目失精爽。

  • 孙权劝学

      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蒙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肃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。(即更 一作:即当)

  • 农夫耕田

      农夫耕于田,数息而后一锄。行者见而哂之,曰:“甚矣,农之惰也!数息而后一锄,此田竟月不成!”农夫曰:“予莫知所以耕,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?”

      行者解衣下田,一息而数锄,一锄尽一身之力。未及移时,气竭汗雨,喘喘焉不能作声,且仆于田。谓农夫曰:“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。”农夫曰:“非耕难,乃子之术谬矣!人之处事亦然,欲速则不达也。”行者服而退。

  • 劝学

    击石乃有火,不击元无烟。
    人学始知道,不学非自然。
    万事须己运,他得非我贤。
    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。

  • 杨布打狗

      杨朱之弟曰布,衣素衣而出。天雨,解素衣,衣缁衣而反。其狗不知,迎而吠之。杨布怒,将扑之。杨朱曰:“子无扑矣,子亦犹是也。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,岂能无怪哉?”

  • 劝学

    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    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  • 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

    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
    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
  • 子夜吴歌·夏歌

    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
    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。
    回舟不待月,归去越王家。

  • 渔父

      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渔父见而问之曰:“子非三闾大夫与?何故至于斯?”屈原曰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

      渔父曰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世人皆浊,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?何故深思高举,自令放为?”

      屈原曰:“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;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宁赴湘流,葬身于江鱼之腹中。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尘埃乎?”

      渔父莞尔而笑,鼓枻而去,歌曰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遂去,不复与言。

  • 无题

    来时无迹去无踪,去与来时事一同。
    何须更问浮生事,只此浮生是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