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蓦山溪·梅

    洗妆真态,不作铅花御。竹外一枝斜,想佳人,天寒日暮。黄昏院落,无处著清香,风细细,雪垂垂,何况江头路。
    月边疏影,梦到消魂处。梅子欲黄时,又须作,廉纤细雨。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东阳也,试问花知否?

  •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

    宦情羁思共凄凄,春半如秋意转迷。
    山城过雨百花尽,榕叶满庭莺乱啼。

  • 水仙子·舟中

    孤舟夜泊洞庭边,灯火青荧对客船。朔风吹老梅花片,推开篷雪满天。诗豪与风雪争先。雪片与风鏖战,诗和雪缴缠。一笑琅然。

  • 浣溪沙·杨花

    百尺章台撩乱飞,重重帘幕弄春晖。怜他飘泊奈他飞。
    澹日滚残花影下,软风吹送玉楼西。天涯心事少人知。

  • 采桑子·冷香萦遍红桥梦

    冷香萦遍红桥梦,梦觉城笳。月上桃花,雨歇春寒燕子家。
    箜篌别后谁能鼓,肠断天涯。暗损韶华,一缕茶烟透碧纱。

  • 横江词六首

    人道横江好,侬道横江恶。
    一风三日吹倒山,白浪高于瓦官阁。

    海潮南去过浔阳,牛渚由来险马当。
    横江欲渡风波恶,一水牵愁万里长。

    横江西望阻西秦,汉水东连扬子津。
    白浪如山那可渡,狂风愁杀峭帆人。

    海神来过恶风回,浪打天门石壁开。
    浙江八月何如此?涛似连山喷雪来。

    横江馆前津吏迎,向余东指海云生。
    郎今欲渡缘何事?如此风波不可行。

    月晕天风雾不开,海鲸东蹙百川回。
    惊波一起三山动,公无渡河归去来。

  • 画堂春·一生一代一双人

    一生一代一双人,争教两处销魂。相思相望不相亲,天为谁春?
    浆向蓝桥易乞,药成碧海难奔。若容相访饮牛津,相对忘贫。

  • 清平乐·东风依旧

    东风依旧,著意隋堤柳。搓得鹅儿黄欲就,天气清明时候。
    去年紫陌青门,今宵雨魄云魂。断送一生憔悴,能消几个黄昏!

  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

    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。
    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!(欲为 一作:本为;圣明 一作:圣朝;肯将 一作:敢将)
    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    知汝远来应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边。

  • 曲江对雨

    城上春云覆苑墙,江亭晚色静年芳。
    林花著雨胭脂湿,水荇牵风翠带长。
    龙武新军深驻辇,芙蓉别殿谩焚香。
    何时诏此金钱会,暂醉佳人锦瑟旁。

  • 登幽州台歌

    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    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

  • 别董大二首

    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    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
    六翮飘飖私自怜,一离京洛十余年。
    丈夫贫贱应未足,今日相逢无酒钱。

  • 酒泉子·楚女不归

    楚女不归,楼枕小河春水。月孤明,风又起,杏花稀。
    玉钗斜篸云鬟重,裙上金缕凤。八行书,千里梦,雁南飞。

  • 齐天乐·蟋蟀

    丙辰岁,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,功父约予同赋,以授歌者。功父先成,辞甚美。予裴回末利花间,仰见秋月,顿起幽思,寻亦得此。蟋蟀,中都呼为促织,善斗。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,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。

    庾郎先自吟愁赋,凄凄更闻私语。露湿铜铺,苔侵石井,都是曾听伊处。哀音似诉。正思妇无眠,起寻机杼。曲曲屏山,夜凉独自甚情绪?
    西窗又吹暗雨。为谁频断续,相和砧杵?候馆迎秋,离宫吊月,别有伤心无数。豳诗漫与。笑篱落呼灯,世间儿女。写入琴丝,一声声更苦。

  • 撼庭秋·别来音信千里

    别来音信千里,恨此情难寄。碧纱秋月,梧桐夜雨,几回无寐。
    楼高目断,天遥云黯,只堪憔悴。念兰堂红烛,心长焰短,向人垂泪。

  • 皂罗袍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

  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!朝飞暮卷,云霞翠轩;雨丝风片,烟波画船——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!

  • 虞美人·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

    落花已作风前舞,又送黄昏雨。晓来庭院半残红,惟有游丝千丈、罥晴空。
    殷勤花下同携手,更尽杯中酒。美人不用敛蛾眉,我亦多情无奈、酒阑时。

  • 卖花声·题岳阳楼

    木叶下君山。空水漫漫。十分斟酒敛芳颜。不是渭城西去客,休唱阳关。
    醉袖抚危栏。天淡云闲。何人此路得生还。回首夕阳红尽处,应是长安。

  • 渡湘江

    迟日园林悲昔游,今春花鸟作边愁。
    独怜京国人南窜,不似湘江水北流。

  •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

    城上高楼接大荒,海天愁思正茫茫。
    惊风乱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薜荔墙。
    岭树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肠。
    共来百越文身地,犹自音书滞一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