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

    我在巴东三峡时,西看明月忆峨眉。
    月出峨眉照沧海,与人万里长相随。
    黄鹤楼前月华白,此中忽见峨眉客。
    峨眉山月还送君,风吹西到长安陌。
    长安大道横九天,峨眉山月照秦川。
    黄金狮子乘高座,白玉麈尾谈重玄。
    我似浮云殢吴越,君逢圣主游丹阙。
    一振高名满帝都,归时还弄峨眉月。

  • 次北固山下

    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    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    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    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

  • 忆少年·飞花时节

    飞花时节,垂杨巷陌,东风庭院。重帘尚如昔,但窥帘人远。
    叶底歌莺梁上燕,一声声伴人幽怨。相思了无益,悔当初相见。

  • 囚山赋

      楚越之郊环万山兮,势腾涌夫波涛。纷对回合仰伏以离迾兮,若重墉之相褒。争生角逐上轶旁出兮,其下坼裂而为壕。欣下颓以就顺兮,曾不亩平而又高。沓云雨而渍厚土兮,蒸郁勃其腥臊。阳不舒以拥隔兮,群阴冱而为曹。侧耕危获苟以食兮,哀斯民之增劳。攒林麓以为丛棘兮,虎豹咆㘎代狴牢之吠嗥。胡井眢以管视兮?穷坎险其焉逃?顾幽昧之罪加兮,虽圣犹病夫嗷嗷。匪兕吾为柙兮,匪豕吾为牢。积十年莫吾省者兮,增蔽吾以蓬蒿。圣日以理兮,贤日以进,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?

  • 九歌·湘夫人

    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
    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(袅袅 一作:嫋嫋)
    登白薠兮骋望,与佳期兮夕张。
    鸟何萃兮蘋中,罾何为兮木上?

    沅有芷兮澧有兰,思公子兮未敢言。(芷兮 一作:茝兮)
    荒忽兮远望,观流水兮潺湲。

    麋何食兮庭中?蛟何为兮水裔?
    朝驰余马兮江皋,夕济兮西澨。
    闻佳人兮召予,将腾驾兮偕逝。
    筑室兮水中,葺之兮荷盖。
    荪壁兮紫坛,播芳椒兮成堂。
    桂栋兮兰橑,辛夷楣兮药房。
    罔薜荔兮为帷,擗蕙櫋兮既张。
    白玉兮为镇,疏石兰兮为芳。
    芷葺兮荷屋,缭之兮杜衡。
    合百草兮实庭,建芳馨兮庑门。
    九嶷缤兮并迎,灵之来兮如云。

    捐余袂兮江中,遗余褋兮澧浦。
    搴汀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远者。
    时不可兮骤得,聊逍遥兮容与。

  • 同赋山居七夕

    明月青山夜,高天白露秋。
    花庭开粉席,云岫敞针楼。
    石类支机影,池似泛槎流。
    暂惊河女鹊,终狎野人鸥。

  • 送郭司仓

    映门淮水绿,留骑主人心。
    明月随良掾,春潮夜夜深。

  • 金明池·咏寒柳

    有怅寒潮,无情残照,正是萧萧南浦。更吹起,霜条孤影,还记得,旧时飞絮。况晚来,烟浪斜阳,见行客,特地瘦腰如舞。总一种凄凉,十分憔悴,尚有燕台佳句。
    春日酿成秋日雨。念畴昔风流,暗伤如许。纵饶有,绕堤画舸,冷落尽,水云犹故。忆从前,一点东风,几隔着重帘,眉儿愁苦。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伊深怜低语。

  • 仙城寒食歌·绍武陵

    亢龙宾天群龙战,潜龙跃出飞龙现。
    白衣苍狗等浮云,处处从龙作宫殿。
    东南半壁燕处堂,正统未亡垂一线。
    百日朝廷沸似汤,十郡山河去如电。
    高帝子孙隆准公,身殉社稷无牵恋。
    粤秀峰头望帝魂,直与煤山相后先。
    当时藁葬汉台东,三尺荒陵枕郊甸。
    四坟角立不知名,云是诸王殉国彦。
    左瞻右顾冢垒垒,万古一丘无贵贱。
    年年风雨暗清明,陌上行人泪如溅。
    寻思往事问重泉,笑折山花当九献。
    怅望钟山春草深,谁人更与除坛墠!

  • 峡口送友人

    峡口花飞欲尽春,天涯去住泪沾巾。
    来时万里同为客,今日翻成送故人。

  • 怨歌行

    新裂齐纨素,皎洁如霜雪。(皎洁 一作:鲜洁)
    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。
    出入君怀袖,动摇微风发。
    常恐秋节至,凉飙夺炎热。(凉飙 一作:凉风)
    弃捐箧笥中,恩情中道绝。

  • 赵将军歌

    九月天山风似刀,城南猎马缩寒毛。
    将军纵博场场胜,赌得单于貂鼠袍。

  • 匈奴歌

    失我焉支山,令我妇女无颜色。
    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。

  • 秋登兰山寄张五

    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    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(试 一作 始)
    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    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(沙行 一作:沙平)
    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(洲 一作:舟)
    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
  • 长恨歌

    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。
    杨家有女初长成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
    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
    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
    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
    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
    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
    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
    承欢侍宴无闲暇,春从春游夜专夜。
    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
    金屋妆成娇侍夜,玉楼宴罢醉和春。
    姊妹弟兄皆列土,可怜光彩生门户。
    遂令天下父母心,不重生男重生女。
    骊宫高处入青云,仙乐风飘处处闻。
    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。
    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

    九重城阙烟尘生,千乘万骑西南行。
    翠华摇摇行复止,西出都门百余里。
    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。
    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。
    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。
    黄埃散漫风萧索,云栈萦纡登剑阁。
    峨嵋山下少人行,旌旗无光日色薄。
    蜀江水碧蜀山青,圣主朝朝暮暮情。
    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。
    天旋地转回龙驭,到此踌躇不能去。(地转 一作:日转)
    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
    君臣相顾尽沾衣,东望都门信马归。
    归来池苑皆依旧,太液芙蓉未央柳。
    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?
    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(花开日 一作:花开夜)
    西宫南内多秋草,落叶满阶红不扫。(南内 一作:南苑)
    梨园弟子白发新,椒房阿监青娥老。
    夕殿萤飞思悄然,孤灯挑尽未成眠。
    迟迟钟鼓初长夜,耿耿星河欲曙天。
    鸳鸯瓦冷霜华重,翡翠衾寒谁与共?
    悠悠生死别经年,魂魄不曾来入梦。

    临邛道士鸿都客,能以精诚致魂魄。
    为感君王辗转思,遂教方士殷勤觅。
    排空驭气奔如电,升天入地求之遍。
    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
    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。
    楼阁玲珑五云起,其中绰约多仙子。
    中有一人字太真,雪肤花貌参差是。
    金阙西厢叩玉扃,转教小玉报双成。
    闻道汉家天子使,九华帐里梦魂惊。
    揽衣推枕起徘徊,珠箔银屏迤逦开。
    云鬓半偏新睡觉,花冠不整下堂来。(云鬓 一作:云髻)

    风吹仙袂飘飖举,犹似霓裳羽衣舞。(飘飖 一作:飘飘)
    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(阑 通:栏)
    含情凝睇谢君王,一别音容两渺茫。
    昭阳殿里恩爱绝,蓬莱宫中日月长。
    回头下望人寰处,不见长安见尘雾。
    惟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
    钗留一股合一扇,钗擘黄金合分钿。
    但令心似金钿坚,天上人间会相见。(但令 一作:但教)

    临别殷勤重寄词,词中有誓两心知。
    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
    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
    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
  • 狱中上母书

     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!以身殉父,不得以身报母矣!痛自严君见背,两易春秋,冤酷日深,艰辛历尽。本图复见天日,以报大仇,恤死荣生,告成黄土;奈天不佑我,钟虐先朝,一旅才兴,便成齑粉。去年之举,淳已自分必死,谁知不死,死于今日也。斤斤延此二年之命,菽水之养无一日焉。致慈君托迹于空门,生母寄生于别姓,一门漂泊,生不得相依,死不得相问;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:不孝之罪,上通于天!

      呜呼!双慈在堂,下有妹女,门祚衰薄,终鲜兄弟。淳一死不足惜,哀哀八口,何以为生?虽然,已矣!淳之身,父之所遗;淳之身,君之所用。为父为君,死亦何负于双慈!但慈君推干就湿,教礼习诗,十五年如一日。嫡母慈惠,千古所难,大恩未酬,令人痛绝。——慈君托之义融女兄,生母托之昭南女弟。

      淳死之后,新妇遗腹得雄,便以为家门之幸。如其不然,万勿置后!会稽大望,至今而零极矣!节义文章,如我父子者几人哉?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,为人所诟笑,何如不立之为愈耶!呜呼!大造茫茫,总归无后。有一日中兴再造,则庙食千秋,岂止麦饭豚蹄,不为馁鬼而已哉!若有妄言立后者,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,决不肯舍!

      兵戈天地,淳死后,乱且未有定期。双慈善保玉体,无以淳为念。二十年后,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!勿悲勿悲!相托之言,慎勿相负!武功甥将来大器,家事尽以委之。寒食盂兰,一杯清酒,一盏寒灯,不至作若敖之鬼,则吾愿毕矣!新妇结褵二年,贤孝素著。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。亦武功渭阳情也。

      语无伦次,将死言善。痛哉痛哉!人生孰无死?贵得死所耳!父得为忠臣,子得为孝子。含笑归太虚,了我分内事。大道本无生,视身若敝屣。但为气所激,缘悟天人理。恶梦十七年,报仇于来世。神游天地间,可以无愧矣!

  • 先妣事略

      先妣周孺人,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。年十六年来归。逾年生女淑静,淑静者大姊也;期而生有光;又期而生女子,殇一人,期而不育者一人;又逾年生有尚,妊十二月;逾年,生淑顺;一岁,又生有功。有功之生也,孺人比乳他子加健。然数颦蹙顾诸婢曰:“吾为多子苦!”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,曰:“饮此,后妊不数矣。”孺人举之尽,喑不能言。

     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,孺人卒。诸儿见家人泣,则随之泣。然犹以为母寝也,伤哉!于是家人延画工画,出二子,命之曰:鼻以上画有光,鼻以下画大姊。以二子肖母也。

      孺人讳桂。外曾祖讳明。外祖讳行,太学生。母何氏,世居吴家桥,去县城东南三十里;由千墩浦而南,直桥并小港以东,居人环聚,尽周氏也。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,敦尚简实;与人姁姁说村中语,见子弟甥侄无不爱。

     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;入城则缉纑,灯火荧荧,每至夜分。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。孺人不忧米盐,乃劳苦若不谋夕。冬月炉火炭屑,使婢子为团,累累暴阶下。室靡弃物,家无闲人。儿女大者攀衣,小者乳抱,手中纫缀不辍。户内洒然。遇僮奴有恩,虽至棰楚,皆不忍有后言。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,率人人得食。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,皆喜。有光七岁,与从兄有嘉入学,每阴风细雨,从兄辄留,有光意恋恋,不得留也。孺人中夜觉寝,促有光暗诵《孝经》即熟读,无一字龃龉,乃喜。

      孺人卒,母何孺人亦卒。周氏家有羊狗之痾。舅母卒,四姨归顾氏,又卒,死三十人而定。惟外祖与二舅存。

      孺人死十一年,大姊归王三接,孺人所许聘者也。十二年,有光补学官弟子,十六年而有妇,孺人所聘者也。期而抱女,抚爱之,益念孺人。中夜与其妇泣,追惟一二,仿佛如昨,馀则茫然矣。世乃有无母之人,天乎?痛哉!

  • 南风歌

    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
    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

  •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

    江城如画里,山晚望晴空。(晚 一作:晓)
    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
    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
    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

  • 古人谈读书

     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(出自《论语》)

    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(来自朱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