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题翠峰院

    翠峰高与白云闲,吾祖曾居水石间。
    千载家风应未坠,子孙还解爱青山。

  • 新定感兴五首

    江上多嘉客,清歌进白醪。
    灵均良可笑,终日著离骚。

  •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

    列宿专城且自娱,清名善最即前涂。
    江山乐国诚难会,风月诗家的不辜。
    未必晚成轮早达,好将高笑代长吁。
    公馀更励经邦业,思为清朝赞禹谟。

  •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二·松

    亭亭百尺栋梁身,寂寞云根与涧滨。
    寒冒雪霜宁是病,静期风月不须春。
    萧萧远韵和于乐,密密清阴意在人。
    高节直心时勿伐,千秋为石乃知神。

  • 书海陵滕從事文会堂

    东南沧海郡,幕府清风堂。
    诗书对周孔,琴瑟亲义黄。
    君子不独乐,我朋来远方。
    言兰一相接,岂特十步香。
    德星一相聚,直有千载光。
    道味清可挹,文思高若翔。
    笙磬得同声,精色皆激扬。
    裁培尽桃李,栖止皆鸾皇。
    琢玉作镇圭,铸金为干将。
    猗哉滕子京,此意久而芳。

  • 清风谣

    清风何处来,先此高高台。
    兰丛国香起,桂枝天籁回。
    飘飘度清汉,浮云安在哉。
    万古郁结心,一旦为君开。
    有客慰所思,临风久徘徊。
    神若游华胥,身疑立天台。
    极渴饮沆瀣,大暑执琼瑰。
    旷如携松丘,腾上烟霞游。
    熙如揖庄老,语人逍遥道。
    朱弦鼓其薰,可以解吾民,
    沧浪比其清,可以濯吾缨。
    愿此阳春时,勿使飘暴生。
    千灵无结愠,万卉不摧荣。
    庶几宋玉赋,聊广楚王情。

  • 南楼

    南楼百尺馀,清夜微埃歇。
    天会诗人情,遗此高高月。

  • 寄欧静秀才

    君归一水遥,魂断木兰桡。
    赖有南轩竹,清风慰寂寥。

  • 怀庆朔堂

    庆朔堂前花自栽,便移官去未曾开。
    年年忆着成离恨,祇托春风管句来。

  • 江城对月

    南国风波远,东门冠盖回。
    多情是明月,相逐过江来。

  • 赠茅山张道者

    有客生平爱白云,无端年老尚红尘。只应金简名犹在,得见仙岩种玉人。

  • 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

    种柳穿湖后,延安盛可游。
    远怀忘泽国,真赏即瀛洲。
    江景来秦塞,风情属庾楼。
    刘琨增坐啸,王粲斗销忧。
    秀发千丝堕,光摇匹练柔。
    双双翔乳燕,两两睡驯鸥。
    折翠赠归客,濯清招隐流。
    宴回银烛夜,吟度玉关秋。
    胜处千场醉,劳生万事浮。
    王公多雅故,思去共仙舟。

  • 赠棋者

    何处逢神仙,传此棋上旨。
    静持生杀权,密照安危理。
    接胜如云舒,御敌如山止。
    突围秦师震,诸侯皆披靡。
    入险汉钭危,奇兵翻背水。
    势应不可隳,关河常表里。
    南轩春日长,国手相得喜。
    泰山不碍目,疾雷不经耳。
    一子贵千金,一路重千里。
    精思入于神。变化胡能拟。
    成败系之人,吾当著棋史。

  • 赠吴秀才

    万户侯家几叶孙,弟兄红旆独乌巾。
    携琴又入庐山去,谁信朱门有逸人。

  •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

    一棹危于叶,傍观亦损神。
    他时在平地,无忽险中人。

  • 和运使舍人观潮

    何处潮偏盛,钱唐无与俦。
    谁能问天意,独此见涛头。
    海浦吞来尽,江城打欲浮。
    势雄驱岛屿,声怒战貔貅。
    万叠云才起,千寻练不收。
    长风方破浪,一气自横秋。
    高岸惊先裂,群源怯倒流。
    腾凌大鲲化,浩荡六鳌游。
    北客观犹惧,吴儿弄弗忧。
    子胥忠义者,无覆巨川舟。

  •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三·晚

    晚色动边思,去年犹未归。
    戌楼人已冷,目断望征衣。

  •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·水月

    千寻月脚寒,湖影净于天。
    忽如常娥宫,俯仰见婵娟。
    更约中秋夕,长津无寸烟。

  •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

    陇上带经人,金门齿谏臣。
    雷霆日有犯,始可报君亲。

  • 游庐山

    五老闲游依舳舻,碧梯云径好和途。
    云开瀑影千门挂,雨过松簧十里铺。
    客爱往来何所得,僧言荣辱此间无。
    从今愈识逍遥旨,一听升沉造化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