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黎阳作诗

    千骑随风靡,万骑正龙骧。
    金鼓震上下,干戚纷纵横。
    白旄若素霓,丹旗发朱光。
    追思太王德,胥宇识足臧。
    经历万岁林,行行到黎阳。

  • 鹪鹩赋

      鹪鹩,小鸟也,生于蒿莱之间,长于藩篱之下,翔集寻常之内,而生生之理足矣。色浅体陋,不为人用,形微处卑,物莫之害,繁滋族类,乘居匹游,翩翩然有以自乐也。彼鹫鹗惊鸿,孔雀翡翠,或淩赤霄之际,或托绝垠之外,翰举足以冲天,觜距足以自卫,然皆负矰婴缴,羽毛入贡。何者?有用于人也。夫言有浅而可以托深,类有微而可以喻大,故赋之云尔。

      何造化之多端兮,播群形于万类。惟鹪鹩之微禽兮,亦摄生而受气。育翩翾之陋体,无玄黄以自贵。毛弗施于器用,肉弗登于俎味。鹰鹯过犹俄翼,尚何惧于罿罻。翳荟蒙笼,是焉游集。飞不飘飏,翔不翕习。其居易容,其求易给。巢林不过一枝,每食不过数粒。栖无所滞,游无所盘。匪陋荆棘,匪荣茞兰。动翼而逸,投足而安。委命顺理,与物无患。

      伊兹禽之无知,何处身之似智。不怀宝以贾害,不饰表以招累。静守约而不矜,动因循以简易。任自然以为资,无诱慕于世伪。雕鹖介其觜距,鹄鹭轶于云际。稚鸡窜于幽险,孔翠生乎遐裔。彼晨凫与归雁,又矫翼而增逝。咸美羽而丰肌,故无罪而皆毙。徒衔芦以避缴,终为戮于此世。苍鹰鸷而受,鹦鹉惠而入笼。屈猛志以服养,块幽絷于九重。变音声以顺旨,思摧翮而为庸。恋钟岱之林野,慕陇坻之高松。虽蒙幸于今日,未若畴昔之从容。海鸟鶢鶋,避风而至。条枝巨雀,踰岭自致。提挈万里,飘飖逼畏。夫唯体大妨物,而形瑰足玮也。

      阴阳陶蒸,万品一区。巨细舛错,种繁类殊。鹪螟巢于蚊睫,大鹏弥乎天隅。将以上方不足,而下比有余。普天壤以遐观,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?

  • 黎阳作诗

    殷殷其雷。
    蒙蒙其雨。
    我徒我车。
    涉此艰阻。
    遵彼洹湄。
    言刈其楚。
    班之中路。
    涂潦是御。
    辚辚大车。
    载低载昂。
    嗷嗷仆夫。
    载仆载僵。
    蒙涂冒雨。
    沾衣濡裳。

  • 月重轮行

    三辰垂光,照临四海。
    焕哉何煌煌,悠悠与天地久长。
    愚见目前,圣睹万年。
    明暗相绝,何可胜言。

  • 黎阳作诗三首 其一

    朝发邺城,夕宿韩陵。霖雨载涂,舆人困穷。载驰载驱,沐雨栉风。

    舍我高殿,何为泥中。在昔周武,爰暨公旦。载主而征,救民涂炭。

    彼此一时,唯天所赞。我独何人,能不靖乱。

  • 情诗五首 其四

    君居北海阳,妾在江南阴。
    悬邈修涂远,山川阻且深。
    承欢注隆爱,结分投所钦。
    衔恩笃守义,万里托微心。

  • 合欢诗五首·其一

    虎啸谷风起,龙跃景云浮。
    同声好相应,同气自相求。
    我情与子亲,譬如影追躯。
    食共并根穗,饮共连理杯。
    衣共双丝绢,寝共无缝裯。
    居愿接膝坐,行愿携手趋。
    子静我不动,子游我不留。
    齐彼同心鸟,譬此比目鱼。
    情至断金石,胶漆未为牢。
    但愿长无别,合形作一躯。
    生为并身物,死为同棺灰。
    秦氏自言至,我情不可俦。

  • 秋胡行

    朝与佳人期,日夕殊不来。
    嘉肴不尝,旨酒停杯。
    寄言飞鸟,告余不能。
    俯折兰英,仰结桂枝。
    佳人不在,结之何为?
    从尔何所之?乃在大海隅。
    灵若道言,贻尔明珠。
    企予望之,步立踟蹰。
    佳人不来,何得斯须。

  • 善哉行·有美一人

    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
    妍姿巧笑,和媚心肠。
    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
    哀弦微妙,清气含芳。
    流郑激楚,度宫中商。
    感心动耳,绮丽难忘。
    离鸟夕宿,在彼中洲。
    延颈鼓翼,悲鸣相求。
    眷然顾之,使我心愁。
    嗟尔昔人,何以忘忧。

  • 青青河边草篇

    青青河边草,悠悠万里道。
    划生在春时,远道还有期。
    春至草不生,期尽欢无声。
    感物怀思心,梦想发中情。
    梦君如鸳鸯,比翼云间翔。
    既觉寂无见,旷如参与商。
    梦君结同心,比翼游北林。
    既觉寂无见,旷如商与参。
    河洛自用固,不如中岳安。
    回流不及返,浮云往自还。
    悲风动思心,悠悠谁知者。
    悬景无停居,忽如驰驷马。
    倾耳怀音响,转目泪双堕。
    生存无会期,要君黄泉下。

  •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·其一

    辞家远行游,悠悠三千里。
    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淄。
    修身悼忧苦,感念同怀子。
    隆思乱心曲,沉欢滞不起。
    欢沉难克兴,心乱谁为理?
    愿假归鸿翼,翻飞浙江汜。

  • 北芒客舍诗

    泱漭望舒隐,黮黤玄夜阴。
    寒鸡思天曙,振翅吹长音。
    蚊蚋归丰草,枯叶散萧林。
    陈醴发悴颜,巴歈畅真心。
    缊被终不晓,斯叹信难任。
    何以除斯叹,付之与瑟琴。
    长笛响中夕,闻此消胸襟。

  • 杂诗·秋风何冽冽

    秋风何冽冽,白露为朝霜。
    柔条旦夕劲,绿叶日夜黄。
    明月出云崖,皦皦流素光。
    披轩临前庭,嗷嗷晨雁翔。
    高志局四海,块然守空堂。
    壮齿不恒居,岁暮常慨慷。

  • 补亡诗六首·其三·华黍

    黮黮重云,辑辑和风。
    黍华陵巅,麦秀丘中。
    靡田不播,九谷斯丰。
    弈弈玄霄,濛濛甘溜。
    黍发稠华,禾挺其秀。
    靡田不殖,九谷斯茂。
    无高不播,无下不植。
    芒芒其稼,参参其穑。
    稸我王委,充我民食。
    玉烛阳明,显猷翼翼。

  • 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(节选)

      亮少有逸群之才,英霸之器,身长八尺,容貌甚伟,时人异焉。遭汉末扰乱,随叔父玄避难荆州,躬耕于野,不求闻达。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,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;亮深谓备雄姿杰出,遂解带写诚,厚相结纳。及魏武帝南征荆州,刘琮举州委质,而备失势众寡,无立锥之地。亮时年二十七,乃建奇策,身使孙权,求援吴会。权既宿服仰备,又睹亮奇雅,甚敬重之,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。备得用与武帝交战,大破其军,乘胜克捷,江南悉平。后备又西取益州。益州既定,以亮为军师将军。备称尊号,拜亮为丞相,录尚书事。及备殂没,嗣子幼弱,事无巨细,亮皆专之。于是外连东吴,内平南越,立法施度,整理戎旅,工械技巧,物究其极,科教严明,赏罚必信,无恶不惩,无善不显,至于吏不容奸,人怀自厉,道不拾遗,强不侵弱,风化肃然也。

      当此之时,亮之素志,进欲龙骧虎视,苞括四海,退欲跨陵边疆,震荡宇内。又自以为无身之日,则未有能蹈涉中原、抗衡上国者,是以用兵不戢,屡耀其武。然亮才,于治戎为长,奇谋为短,理民之幹,优于将略。而所与对敌,或值人杰,加众寡不侔,攻守异体,故虽连年动众,未能有克。昔萧何荐韩信,管仲举王子城父,皆忖己之长,未能兼有故也。亮之器能政理,抑亦管、萧之亚匹也,而时之名将无城父、韩信,故使功业陵迟,大义不及邪?盖天命有归,不可以智力争也。

      青龙二年春,亮帅众出武功,分兵屯田,为久驻之基。其秋病卒,黎庶追思,以为口实。至今梁、益之民,咨述亮者,言犹在耳,虽甘棠之咏召公,郑人之歌子产,无以远譬也。孟轲有云:“以逸道使民,虽劳不怨;以生道杀人,虽死不忿。”信矣!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,而过于丁宁周至。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,周公圣人也,考之尚书,咎繇之谟略而雅,周公之诰烦而悉。何则?咎繇与舜、禹共谈,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。亮所与言,尽众人凡士,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。然其声教遗言,皆经事综物,公诚之心,形于文墨,足以知其人之意理,而有补于当世。

     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,荡然无忌,故虽敌国诽谤之言,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,所以明大通之道也。谨录写上诣著作。臣寿诚惶诚恐,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。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,平阳侯相臣陈寿上。

      评曰:诸葛亮之为相国也,抚百姓,示仪轨,约官职,从权制,开诚心,布公道;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,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,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,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;善无微而不赏,恶无纤而不贬;庶事精练,物理其本,循名责实,虚伪不齿;终于邦域之内,咸畏而爱之,刑政虽峻而无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。可谓识治之良才,管、萧之亚匹矣。然连年动众,未能成功,盖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欤!

  • 善哉行

    我徂我征,伐彼蛮虏。
    练师简卒,爰正其旅。
    轻舟竟川,初鸿依浦。
    桓桓猛毅,如罴如虎。
    发炮如雷,吐气成雨。
    旄旍指麾,进退应矩。
    百马齐辔,御由造父。
    休休六军,咸同斯武。
    兼涂星迈,亮兹行阻。
    行行日远,西背京许。
    游弗淹旬,遂届扬土。
    奔寇震惧,莫敢当御。
    虎臣列将,怫郁充怒。
    淮泗肃清,奋扬微所。
    运德曜威,惟镇惟抚。
    反旆言归,旆入皇祖。

  • 煌煌京洛行

    夭夭园桃,无子空长。
    虚美难假,偏轮不行。
    淮阴五刑,鸟尽弓藏。
    保身全名,独有子房。
    大愤不收,褒衣无带。
    多言寡诚,抵令事败。
    苏秦之说,六国以亡。
    倾侧卖主,车裂固当。
    贤矣陈轸,忠而有谋。
    楚怀不从,祸卒不救。
    祸夫吴起,智小谋大。
    西河何健,伏尸何劣。
    嗟彼郭生,古之雅人。
    智矣燕昭,可谓得臣。
    峨峨仲连,齐之高士。
    北辞千金,东蹈沧海。

  • 劝农·其六

    孔耽道德,樊须是鄙。
    董乐琴书,田园不履。
    若能超然,投迹高轨。
    敢不敛衽,敬赞德美。

  • 秋日诗

    萧瑟仲秋月,飂戾风云高。
    山居感时变,远客兴长谣。
    疏林积凉风,虚岫结凝霄。
    湛露洒庭林,密叶辞荣条。
    抚菌悲先落,攀松羡后凋。
    垂纶在林野,交情远市朝。
    淡然古怀心,濠上岂伊遥。

  • 于王抚军座送客

    秋日凄且厉,百卉具已腓。
    爰以履霜节,登高饯将归。
    寒气冒山泽,游云倏无依。
    洲渚四缅邈,风水互乖违。
    瞻夕欣良宴,离言聿云悲。
    晨鸟暮来还,悬车敛馀辉。
    逝止判殊路,旋驾怅迟迟。
    目送回舟远,情随万化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