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字的成语
-
身后识方干
成语身后识方干:比喻一个人才,生前无人赏识,死后才被重视。
-
涸思干虑
成语涸思干虑:犹言绞尽脑汁。
-
邪不干正
成语邪不干正: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。
-
墨汁未干
成语墨汁未干: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。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(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)。
-
干干翼翼
成语干干翼翼:勤勉敬慎。
-
干霄蔽日
成语干霄蔽日:犹干云蔽日。
-
干巴利落
成语干巴利落:指干脆;爽快。
-
矫情干誉
成语矫情干誉:故违常情,以求美誉。
-
干浄利索
成语干浄利索:快速彻底,不拖泥带水。 郭天民 《从乌江到泸沽》:“我军一枪未放,干净利索地把这一个民团中队收拾了。”
-
共枝别干
成语共枝别干: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。
-
喉焦唇干
成语喉焦唇干: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。形容极力劝说
-
灯尽油干
成语灯尽油干:灯光尽灭,灯油耗干。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。
-
倒持干戈
成语倒持干戈:犹言倒持泰阿。干、戈,皆兵器。
-
国之干城
成语国之干城:干城: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,这里比喻捍卫者。国家主权的捍卫者。
-
干巴利脆
成语干巴利脆:干脆;爽快。同“干巴利落”。
-
夕惕朝干
成语夕惕朝干: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無咎。”谓终日勤勉谨慎,不敢懈怠。 明 张居正 《考满谢手敕加恩疏》:“日申月飭,特祖宗已試之規;夕惕朝乾,乃臣子本然之分。”参见“ 夕惕若厲 ”。
-
唇干口燥
成语唇干口燥: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。
-
洗手不干
成语洗手不干:把手洗干净休息了。
-
干干脆脆
成语干干脆脆: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
-
干父之蛊
成语干父之蛊:干:承担,从事;蛊:事、事业。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