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诗文
小学古诗
初中古诗
高中古诗
唐诗三百首
古诗十九首
古诗三百首
宋词精选
宋词三百首
名句
人物
唐代诗人
宋代诗人
元代诗人
明代诗人
清代诗人
女诗人
边塞诗人
大历十才子
苏门四学士
元嘉三大家
古籍
成语
国学百科
首页
名句大全
治民能使大邪不生、细过不失,则国治。
治民能使大邪不生、细过不失,则国治。
出自先秦的《
商君书·开塞
》
猜您喜欢
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,无六年之蓄曰急,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。
——
《礼记·王制》
财物轻,怨何生。言语忍,忿自泯。
——
《弟子规·出则弟》
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
——
《列子·杨朱》
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——
《老子·道经·第十二章》
治于神者,众人不知其功;争于明者,众人知之。
——
《墨子·50章 公输》
言不过行,行不过道
——
《大戴礼记·文王官人第七十二》
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
——
《中庸·第二十八章》
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——
《老子·德经·第五十八章》
以兼相爱、交相利之法易之。
——
《墨子·15章 兼爱(中)》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
——
《老子·道经·第三十三章》
治民能使大邪不生、细过不失,则国治。原文,治民能使大邪不生、细过不失,则国治。翻译,治民能使大邪不生、细过不失,则国治。赏析,治民能使大邪不生、细过不失,则国治。阅读答案,出自的作品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