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散馀花纷似雨,汀洲蘋老香风度。明月多情来照户,但揽取,清光长送人归去。
皎皎牵牛河汉女,盈盈临水无由语。盈断碧云空日暮,无寻处,梦回芳草生春浦。
皎洁遥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,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相视无言。遥盈碧空,神思遐想,昔日的亲友如今各散五方,无处寻觅,只能盼盈在梦中相见了。
鸟散馀花纷似雨,汀洲蘋老香风度。明月多情来照户,但揽取,清光长送人归去。
飞鸟辞树,枝上余花散落如雨,小洲旁的蘋草已经衰老。此时只有明月才有情,照在窗户上,我要揽取明月清光,让它送我归去。
参考资料
1、洪柏昭选注.中国古代十大词人作品选(上):花城出版社,2000.04:241 2、易蓉,陈扬燕编著.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4年04月:280
皎皎¹牵牛河汉女²,盈盈³临水无由语。望断碧云空日暮,无寻处,梦回芳草生春浦(pǔ)⁴。
渔家傲:词牌名,又名“渔歌子”“渔父词”等,正体双调六十二字,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。¹皎皎:光明貌。²河汉女:指织女。³盈盈:美好貌。⁴春浦:春日水边。
鸟散馀花纷似雨,汀洲蘋(pín)老¹香风度。明月多情来照户,但揽取,清光²长送人归去。
¹汀洲蘋老:洲渚旁的蘋草已经衰老。²清光:指月光,清亮的光辉。
参考资料
1、洪柏昭选注.中国古代十大词人作品选(上):花城出版社,2000.04:241 2、易蓉,陈扬燕编著.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4年04月:280
鸟散馀花纷似雨,汀洲蘋老香风度。明月多情来照户,但揽取,清光长送人归去。
朱本卷一:“案词有‘汀洲蘋老’语,疑在湖州时作。公在湖州遇七夕,惟元丰己未(公元1079年)也。”可知这首词诗写于元丰二年(公元1079年)七月。是年七夕苏轼在湖州度过,七月二十八日就被皇甫遵追摄赴狱。
这首词是为七夕念远之作。词的上片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,应七夕之景,还写出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;下片转写眼前景象,反映出了作者的处境凄凉孤独以及内心的悲凉。此词情中写景,以景衬情,含蓄委婉。
上阙开篇化用《古诗十九首》其十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”、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诗,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,应七夕之景,引出下文别情的抒发。“望断碧云空日暮”,写遥望碧空,神思遐想的情状。“望断”二字,刻画出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。“无寻处”两句,言昔日亲友相聚,吟诗缀词,宴饮唱合,欢洽情深;如今各散五方,无处寻觅,只能在梦中相见了。
下阙两句,承上片末“梦回”句,转写眼前景象。以“鸟散馀花”“汀洲蘋老”暗喻亲友离散、自己日渐衰老,处境凄凉孤独。着末三句,以景结,回应篇首。这时,作者感到,在这七夕之夜,只有“明月多情”,伴随他度过这寂寞的漫漫长夜,他要揽取明月清光,让它送自己归去。“明月多情”,这是作者的移情。月本无知无情,但在此时此境的作者,感到只有明月才有情,它与自己相依相伴,让自己温存在它的清辉之中,得到关爱。这里作者使用曲笔,不直接说出内心惆怅,而用“明月多情来照户”反衬出处境的孤寂和内心的悲凉。
参考资料
1、朱德才主编.增订注释全宋词(1):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7.12:239 2、谭新红,萧兴国,王林森编.苏轼词全集·汇校汇注汇评(第2版):崇文书局,2015.08:154 3、易蓉,陈扬燕编著.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4年04月:2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