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清明二绝·其一

    街头女儿双髻鸦,随蜂趁蝶学夭邪。
    东风也作清明节,开遍来禽一树花。

  • 重阳

    万里飘零两鬓蓬,故乡秋色老梧桐。
    雁栖新月江湖满,燕别斜阳巷陌空。
    落叶何心定流水,黄花无主更西风。
    乾坤遗恨知多少,前日龙山如梦中。

  • 十五夜观灯

    锦里开芳宴,兰缸艳早年。
    缛彩遥分地,繁光远缀天。
    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
    别有千金笑,来映九枝前。

  •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

    九月九日眺山川,归心归望积风烟。
    他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

  • 阊门即事

    耕夫召募逐楼船,春草青青万顷田。
    试上吴门窥郡郭,清明几处有新烟。

  • 上元夜六首·其一

    玉漏银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明开。
    谁家见月能闲坐?何处闻灯不看来?

  • 田家元日

    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
    我年已强仕,无禄尚忧农。
    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。
    田家占气候,共说此年丰。

  •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

    马上逢寒食,愁中属暮春。
    可怜江浦望,不见洛阳人。
    北极怀明主,南溟作逐臣。
    故园肠断处,日夜柳条新。

  • 虎丘中秋夜

      虎丘八月半,土著流寓、士夫眷属、女乐声伎、曲中名妓戏婆、民间少妇好女、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、清客帮闲、傒僮走空之辈,无不鳞集。自生公台、千人石、鹤涧、剑池、申文定祠,下至试剑石、一二山门,皆铺毡席地坐,登高望之,如雁落平沙,霞铺江上。天暝月上,鼓吹百十处,大吹大擂,十番铙钹,渔阳掺挝,动地翻天,雷轰鼎沸,呼叫不闻。更定,鼓铙渐歇,丝管繁兴,杂以歌唱,皆“锦帆开,澄湖万顷”同场大曲,蹲踏和锣丝竹肉声,不辨拍煞。更深,人渐散去,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,席席征歌,人人献技,南北杂之,管弦迭奏,听者方辨句字,藻鉴随之。二鼓人静,悉屏管弦,洞萧一缕,哀涩清绵,与肉相引,尚存三四,迭更为之。三鼓,月孤气肃,人皆寂阒,不杂蚊虻。一夫登场,高坐石上,不箫不拍,声出如丝,裂石穿云,串度抑扬,一字一刻。听者寻入针芥,心血为枯,不敢击节,惟有点头。然此时雁比而坐者,犹存百十人焉。使非苏州,焉讨识者!

  • 庆东原·暖日宜乘轿

    暖日宜乘轿,春风堪信马。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。对人娇杏花,扑人飞柳花,迎人笑桃花。来往画船边,招飐青旗挂。

  • 冬至夜怀湘灵

    艳质无由见,寒衾不可亲。
    何堪最长夜,俱作独眠人。

  • 己酉端午

    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
    海榴花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

  • 正月十五夜灯

    千门开锁万灯明,正月中旬动帝京。
    三百内人连袖舞,一时天上著词声。

  • 清明

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    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• 六幺令·天中节

    虎符缠臂,佳节又端午。门前艾蒲青翠,天淡纸鸢舞。粽叶香飘十里,对酒携樽俎。龙舟争渡,助威呐喊,凭吊祭江诵君赋。
    感叹怀王昏聩,悲戚秦吞楚。异客垂涕淫淫,鬓白知几许。朝夕新亭对泣,泪竭陵阳处。汨罗江渚,湘累已逝,惟有万千断肠句。

  • 蜀中九日

    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
    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

  • 咏廿四气诗·霜降九月中

    风卷清云尽,空天万里霜。
    野豺先祭月,仙菊遇重阳。
    秋色悲疏木,鸿鸣忆故乡。
    谁知一樽酒,能使百秋亡。

  • 端午

    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
    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。
    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
    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
    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
    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

  • 正月十五夜

    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
    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
    游伎皆秾李,行歌尽落梅。
    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

  • 霜月

    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(楼高 一作:楼南 / 楼台)
    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