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
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
只遗憾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,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得太早。
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
狂风已吹尽了鲜花,现在已是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。
参考资料
1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:长春出版社,2010年:686页
自是¹寻春去校(jiào)²迟,不须惆(chóu)怅(chàng)怨芳时。
¹自是:都怪自己。²校:即“较”,比较。
狂风¹落尽深红色²,绿叶成阴子满枝³。
¹狂风:指代无情的岁月,人事的变迁。²深红色:借指鲜花。³子满枝:双关语。即使是说花落结子,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。
参考资料
1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:长春出版社,2010年:686页
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
杜牧外甥裴延翰所编《樊川文集》未载此诗。但唐宋人笔记小说中却载有与此诗相关的故事:杜牧早年游湖州,识一民间女子,年十余岁。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,后十四年,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,女子已嫁人三年,生二子。杜牧感叹其事,故作此诗。事见晚唐人高彦休《唐阙史》卷上,这是对此诗的最早记载。
全诗四句二十八字。诗人借寻春迟到,芳华已逝,花开花落、子满枝头,喻少女青春已过,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,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。此诗通篇采用“比”的手法,形象生动,含蓄自然,耐人寻味。
首句的“春”犹下句的“芳”,指花。而开头一个“自”字富有感情色彩,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,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。第二句写自解,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,也不必怨嗟。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,却偏说“不须惆怅”,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,却偏要自宽自慰,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,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,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、懊恼至极的情绪。
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,红芳褪尽,绿叶成阴,结子满枝,果实累累,春天已经过去了。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,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。
此诗主要用“比”的手法。通篇叙事赋物,即以比情抒怀,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,绿树成阴子满枝,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,结婚生子。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、生硬的,而是若即若离,婉曲含蓄的,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,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,也是出色的。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,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,语意深曲蕴藉,耐人寻味。
参考资料
1、吴小林 等·唐诗鉴赏辞典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 2、《唐诗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,第1097-109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