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久雨休风又定,断云流月却斜明。
猛风飘电黑云生,霎霎高林簇雨声。
风狂、电闪,天空布满了浓墨似的乌云;只听得大树林里传来风雨侵袭的声响。
夜久雨休风又定,断云流月却斜明。
夜已经很深了,风也停了,雨也止了;一轮弯月从云缝里斜洒出淡淡月光。
猛风飘电黑云生,霎(shà)霎¹高林簇雨声。
¹霎霎:指风雨声。
夜久雨休风又定,断云流月却斜明。
夜久雨休风又定,断云流月却斜明。
此诗作年不详,《韩偓诗注》谓作于唐昭宗天复二年(902)夏,未言何据,难于凭信。晚唐战乱频仍,社会风气已有轻文士尚武将、崇吏能弃文学的趋势。受外在境遇的影响,晚唐诗人的内在心态也不断沉沦,此诗描绘的景象正是黄巢起义后唐末动荡政局的象征。
《夏夜》描写了夏季之夜,先风雨大作,后雨住风停,斜月西照的景象。开头两句写风雨急猛之势:伴随着夜幕的降临,狂风大作,电闪雷鸣,乌云翻滚,倾刻间大雨倾盆,如注如泻,雨点敲打着树林发出“霎霎”的响声。这是一幅夏夜急雨图,色调阴重,节奏急促。后两句描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:夜深了,雨住了,刚才急猛的风也停了,放晴后的夜空流云四散,月色清明。夏夜因暴雨的洗涤更显得静谧安祥,清爽宜人。
这首诗的写景很有特色,雨中、雨后两幅图景对比豁朗,相映成趣。色调上一暗一明,节奏上一急一缓,状态上一动一静,表现了夏夜天气的多变。诗人的情绪也由沉闷转开朗,由抑郁转兴奋。诗的语言准确精炼:“猛风”“飘电”“黑云生”,活画出一幅暴雨就要来临的骇人景象,“猛”写风之强烈,“飘”写闪电之迅急,“黑”写云之浓密。“断云流月”“却斜明”,却又是一幅雨过天晴的喜人景象。“断云”与“黑云”相对应,写暴雨之后聚集浓密的“黑云”已化为薄云、淡云,正可“流”过明月。“却”传达出诗人的欣喜之情,“斜”既写月在天空的位置又兼指示时间。整首诗无一字虚设,充分显示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。
参考资料
1、陈才智著. 韩偓诗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[M]. 武汉:崇文书局, 2017:390. 2、胡光舟,张明非主编. 新编千家诗[M]. 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 1998:973. 3、方铭主编;杜晓勤,沈文凡本卷主编.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[M]. 长春:长春出版社, 2013:279. 4、韩景阳编. 唐诗百首注析[M]. 呼和浩特: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 1981:251. 5、高建新评注.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 山水田园卷[M]. 呼和浩特:内蒙古大学出版社, 1996:145-14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