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
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。
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
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。(宝镜 一作:晓镜)
浩瀚广阔的夜空中,月亮像宝镜般升起,月静风闲,万籁无声。
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
空中只有淡薄的云,遥望夜空,这一轮满月,足以平分秋色,将那四通八达的大路映照得千里光明。
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。
这圆月之夜,我仿佛看到玉兔在从桂枝边灵巧般跳跃,想落到人间。妖蟆呀你休要用你的阴影挡住我专注的眼神。
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
玉兔啊,你别落下,今夜我打算在银河更加清澈的时分,坐上仙人的木筏,与你相约仙境,携手共渡这美好时光。
皓魄(pò)¹当空宝镜²升,云间仙籁(lài)³寂无声。(宝镜 一作:晓镜)
¹皓魄:指明月。²宝镜:喻月。³仙籁:犹仙乐。比喻美妙的音乐。这里指风声,言月静风闲。
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(qú)千里明。
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¹休向眼前生。
¹狡兔、妖蟆(má):皆月中之形,兔能生光,蟆能蚀魄。狡兔当指玉兔,妖蟆当指圆月中的阴影如蟆。妖蟆:是传说中月中的蟾蜍,能够通过吞食月亮使月亮出现圆缺的变化。)
灵槎(chá)¹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
¹灵槎:神话中用来乘坐去往天河的船筏。
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
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。
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
据李朴《宋史》本传记载,“钦宗在东宫闻其名,及即位,除著作郎,半岁凡五迁,至国子祭酒”,考钦宗即位在宣和七年十二月(1125),此诗可能就作于次年中秋。
《中秋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这首诗前两联先写月之形状,圆如宝镜,后写月之亮光,普照千里;颈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有关月亮的神话,进一步丰满了月之神韵;尾联即由神话而生出畅游天河的美好愿望。这首诗借中秋之月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,写景状物与传说想象融为一体,立意新颖,构思奇巧。
参考资料
1、王星·国学经典丛书 千家诗·武汉:长江文艺出版社,2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