骤闻将谓溪当户,久听翻疑屋是船。
变作怒声犹壮伟,滴成细点更清圆。
君看昔日兰亭帖,亦把湍流替管弦。
因爱庵前一脉泉,襥衾来此借房眠。
因为喜欢千岁庵前的那一汪清泉,诗人特意背着包裹来这里借宿。
骤闻将谓溪当户,久听翻疑屋是船。
一开始突然听到叮叮咚咚的泉声,还以为房门外正对着溪流;渐渐地,听久了,又产生了一种整座房屋变成小舟,漂浮在水上的错觉。
变作怒声犹壮伟,滴成细点更清圆。
时而像汹涌的波涛,激烈澎湃;时而又如涓涓细流,圆润清脆。
君看昔日兰亭帖,亦把湍流替管弦。
你看以前当年王羲之等人相聚于兰亭,也曾以清流激湍来代替丝竹管弦。
因爱庵(ān)前一脉泉,襥(fú)¹衾(qīn)²来此借房眠。
¹襆:包袱,亦指包扎。²衾:被子。
骤闻将谓溪当户,久听翻疑屋是船。
变作怒声犹壮伟,滴成细点更清圆¹。
¹清圆:形容泉声清越、圆润。
君看昔日兰亭帖¹,亦把湍流替²管弦³。
¹兰亭帖:即《兰亭集序》行书法帖。²替:代替。³管弦:管乐器和弦乐器。这里泛指音乐。
骤闻将谓溪当户,久听翻疑屋是船。
变作怒声犹壮伟,滴成细点更清圆。
君看昔日兰亭帖,亦把湍流替管弦。 刘克庄的创作中有一部分表现日常生活情趣,往往写得清新活泼,秀美怡人。本诗描写夜宿庵舍听泉的感受,诗人紧扣听觉来写,用夸饰的方式将泉声刻画得奇妙入微。“骤闻”、“久听”的不同感觉,幻化出出人意料的联想形象,而借助不同的听觉感受,又能摹画出“怒涛犹壮伟”、“细点更清圆”的泉流视象。尾联借古证今,又进一步强化了泉声的奇美异常。这首诗紧紧围绕“听”字写泉。二三两联,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形象描绘泉声。泉声,不再是单纯的声响了,它富于变化,能让人产生各种错觉。猛然一听,还以为泉流是从门前经过,听得久了,又会让人以为藏身屋里,像乘船海上,四周是震耳欲聋的涛声。泉声时而是壮伟的怒声,时而又是清圆的妙音。无怪乎诗人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来欣赏,还特意带来被子,借房而宿。诗人热爱山水真可谓成癖了。
参考资料
1、陈文新,王山峡编注. 历代山水诗选[M]. 昆明:云南人民出版社, 1989.04:412-41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