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,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。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,说:“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,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。船已经走了很远,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,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?
参考资料
1、李少林.文言文趣味故事99篇:金盾出版社,2017.01:64
楚人有涉¹江者²,其³剑自⁴舟中坠⁵于⁶水。遽(jù)⁷契(qì,旧时读qiè)⁸其舟,曰:“是⁹吾¹⁰剑之¹¹所从坠¹²。”舟止¹³,从其¹⁴所契者入水求¹⁵之¹⁶。舟已行矣¹⁷,而¹⁸剑不行,求剑若¹⁹此²⁰,不亦惑乎²¹!
¹涉:过,渡。²者: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³其:他的,代词。⁴自:从。⁵坠:落。⁶于:在,到。⁷遽:急忙,立刻。⁸契:刻。本指占卜时以刀凿刻龟甲,后泛指刻物。⁹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¹⁰吾:我的。¹¹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¹²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。¹³止:停止,指船停了下来。¹⁴其:他,代词。¹⁵求:找,寻找。¹⁶之:剑,代词。¹⁷矣:了。¹⁸而:然而,表转折。¹⁹若:像。²⁰此:这样。²¹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
参考资料
1、李少林.文言文趣味故事99篇:金盾出版社,2017.01:64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剑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此文出自战国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。
“刻舟求剑”和“守株待兔”;都含有“拘泥不知变通;做根本做不到的事”的意思。但“刻舟求剑”重于“刻”和“求”;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;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;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;“守株待兔”重在“守”和“待”;强调主观上不努力;仅想坐守等待。
kè刻zhōu舟qiú求jiàn剑
《lǚ吕shì氏chūn春qiū秋》 〔xiān先qín秦 〕
chǔ楚rén人yǒu有shè涉jiāng江zhě者 ,qí其jiàn剑zì自zhōu舟zhōng中zhuì坠yú于shuǐ水 。jù遽qì契qí其zhōu舟 ,yuē曰 : “shì是wú吾jiàn剑zhī之suǒ所cóng从zhuì坠 。 ”zhōu舟zhǐ止 ,cóng从qí其suǒ所qì契zhě者rù入shuǐ水qiú求zhī之 。zhōu舟yǐ已xíng行yǐ矣 ,ér而jiàn剑bù不xíng行 ,qiú求jiàn剑ruò若cǐ此 ,bú不yì亦huò惑hū乎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