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入万山围子里,一山放出一山拦。(政入 一作:正入;围子 一作:圈子;放出 一作:放过)
莫言下岭便无难,赚得行人错喜欢。(错喜欢 一作:空喜欢)
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,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。
政入万山围子里,一山放出一山拦。(政入 一作:正入;围子 一作:圈子;放出 一作:放过)
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,你刚攀过一座山,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。
参考资料
1、(南宋)杨万里著;薛瑞生校证. 诚斋诗集笺证 4[M]. 西安:三秦出版社, 2011:2370-2371. 2、章楚藩主编. 杨万里诗歌赏析集[M]. 成都:巴蜀书社, 1994:215-217. 3、丁成泉辑注. 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 第2卷 宋[M]. 武汉:湖北教育出版社, 2003:2163. 4、高昌著. 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[M]. 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 2019:516. 5、王长江,李浴华编选. 学生宋诗二百首[M]. 太原:山西古籍出版社, 2001:175.
莫言¹下岭便无难,赚(zuàn,旧时读zhuàn)得²行人错喜欢³。(错喜欢 一作:空喜欢)
松源、漆公店:地名,当今在今皖南山区(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)。晨炊:早餐,做早饭,也指清晨起来做早餐。¹莫言:不要说,不要觉得。²赚(zuàn)得:骗得。³错喜欢:白白地喜欢,空欢喜。一作“空喜欢”。
政入¹万山围子²里,一山放出³一山拦⁴。(政入 一作:正入;围子 一作:圈子;放出 一作:放过)
¹政入:恰好进入。政,同“正”,正好,恰好。一作“正”。²围子:圈子,圆圈。一作“圈子”。³放出: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。一作“放过”。⁴拦:阻拦,阻挡。
参考资料
1、(南宋)杨万里著;薛瑞生校证. 诚斋诗集笺证 4[M]. 西安:三秦出版社, 2011:2370-2371. 2、章楚藩主编. 杨万里诗歌赏析集[M]. 成都:巴蜀书社, 1994:215-217. 3、丁成泉辑注. 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 第2卷 宋[M]. 武汉:湖北教育出版社, 2003:2163. 4、高昌著. 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[M]. 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 2019:516. 5、王长江,李浴华编选. 学生宋诗二百首[M]. 太原:山西古籍出版社, 2001:175.
政入万山围子里,一山放出一山拦。(政入 一作:正入;围子 一作:圈子;放出 一作:放过)
宋光宗绍熙元年(1190)十一月,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,权领淮西、江东军马钱粮,治所在建康(今江苏南京)。绍熙三年(1192)八月,改知赣州,不赴,乞祠。这组诗第六首中“政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”与《午憩马家店》中“生衣兼草靸,年例试春风”正相合,既称“年例”(每年如此),可知非绍熙二年事,当作于绍熙三年春,诗人时年六十六岁。他外出途经松源时,见群山环绕,感慨不已,于是写下这组诗,此诗便是其中之一。
诗的内容很平常,读来却有一种新鲜感。它的佳处,就在于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里人们习见的现象中,敏感地发现和领悟某种新鲜的经验,并用通俗生动而又富于理趣的语言表现出来,能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。
第一句当头喝起。“莫言下岭便无难”,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。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,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。正因为上山艰难,人们便往往把下岭看得容易和轻松。开头一句,正像是针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。“莫言”二字,像是自诫,又像是提醒别人,耐人寻味。
第二句申说、补足首句。“赚得行人错喜欢。”“赚”字富于幽默的风趣。行人心自中下岭的坦易,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,因此说“赚”——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。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,给读者留下悬念,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。
三四两句承接“空喜欢”,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。本来,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,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。山本无知,“一山放过一山拦”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。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,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。而行人的种种心情——意外、惊诧、厌烦,直至恍然大悟,也都在这一“拦”一“放”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。
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,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,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:人们无论做什么事,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,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。
参考资料
1、章楚藩主编. 杨万里诗歌赏析集[M]. 成都:巴蜀书社, 1994:215-217. 2、刘锦文,康守永主编. 中华最美古诗词360首 七级[M]. 西安:西安出版社, 2019:159 3、《宋诗鉴赏辞典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,第110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