剩添吴楚千汪水,压倒秦淮万里山。
风竹婆娑银凤舞,云松偃蹇玉龙寒。
不知天上谁横笛,吹落琼花满世间。
腊转鸿钧岁已残,东风剪水下天坛。
大自然运转到腊月,一年也就快过完了,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,降落到天坛。
剩添吴楚千汪水,压倒秦淮万里山。
大雪纷纷,铺天盖地,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。皑皑白雪,气势磅礴,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。
风竹婆娑银凤舞,云松偃蹇玉龙寒。
雪压竹枝,在阵风的吹拂下,摇曳不定,宛如银凤飞舞。高高的云松,像屈曲盘旋的玉龙,令人望而生寒。
不知天上谁横笛,吹落琼花满世间。
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,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。
腊¹转鸿钧²岁已残,东风剪水下天坛。
¹腊:腊月,农历十二月。²鸿钧:指自然界的变化。
剩添吴楚¹千汪水,压倒秦淮万里山。
¹吴楚:泛指今江苏、安徽、湖北一带,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。
风竹婆(pó)娑(suō)¹银凤舞,云松偃(yǎn)蹇(jiǎn)²玉龙寒。
¹婆娑:形容盘旋的样子。²偃蹇:形容屈曲盘绕的状态。
不知天上谁横笛,吹落琼花满世间。
东添吴楚千汪水,压倒秦淮万里山。
风竹婆娑银凤舞,云松偃蹇玉龙寒。
不知天上谁横笛,吹落琼花满世间。 《咏雪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明冬去春来、岁末年初的时节特点,描绘了春风初至、万物复苏的景象;颔联通过夸张的手法,展现了春水泛滥、江河横溢的壮观景象;颈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,描绘了风竹在风中摇曳如银凤起舞、云松高耸似玉龙盘踞的生动画面;尾联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,仿佛是天上的仙乐与仙花洒落人间。全诗意境开阔、想象丰富,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,充满无限的诗意和浪漫。